- 2020
再添2人,總數22人!康美通城人民醫院不斷傳來好消息!
2月18日上午,康美通城人民醫院2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滿臉開心的走出病房。目前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累計治愈出院確診患者已達22名。
據了解,此次治愈出院的2人分別是來自雋水的黃女士和來自關刀的羅先生。黃女士于1月31日入院治療,羅先生于1月26日入院治療,他們均通過中西醫結合對癥診療,病情逐漸好轉,達到了國家規定的出院標準,在今天予以解除隔離順利出院。
羅先生表示:感謝康美通城人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這二十幾天對我的精心照顧,感謝黨和政府這么好的政策。希望還未康復的患者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這個病沒那么可怕,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不要心里有壓力,相信也會很快出院的。
康美通城人民醫院連續多日治愈患者并順利出院,離不開白衣天使們精心照護。為了讓每一個患者都能健康出院,醫生和護士們主動放棄休息,選擇“逆行”,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正如護士方咪日記里寫的一樣,醫院里每天都在發生著許多的感動。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護士
2月4日,方咪接到醫院護理部孔主任的電話,問她第一句話就是:“你感冒真的好徹底了嗎?千萬別逞強,自己身體最重要!”瞬間一股暖流劃過方咪的心房,然后堅定地說:“您放心,我感冒真的好了,隨時可以奔赴前線。”“好樣的!現在最缺人的就是感染科一區。”“沒問題!哪兒我都愿意去!”
醫院規定護士每兩周輪換,每來一位新護士,曾霞護士長都會親自帶領她們從清潔區到緩沖間再到污染區走一遍,并指導下班后如何脫防護用品的全部過程,認真細致到不放過每一次洗手。曾霞教導新來的護士:“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父母子女負責,更是自己的專業素質的體現。”
李林生護士長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了,疫情爆發后,他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從臘月二十八起到現在沒有休息過,也沒回過家,每天從早上七點一直工作到晚上七點多,夜晚睡覺還要靠安定片才能勉強睡兩三個小時。
感染科一區的護士每天早上早早來接班,問的第一句話是:“58床爹爹昨晚怎么樣?”“爹爹上了呼吸機,靜息時,呼吸26次/分,血氧98%,偶爾能到100%……”夜班護士對危重患者病情對答如流,了如指掌。平時最尋常的護理操作——靜脈輸液,在這里突然變得好難,因為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雙層防護手套,還有起霧的防護眼罩,打針時我們就像一個近視上千度卻沒有眼鏡且手指關節僵硬畸形的老奶奶想穿針引線一樣困難。聰明的護士們找到了好方法解決了防護眼罩起霧的難題,還用護理墊做了一個個便攜包包掛在自己身上,方便放筆、棉簽、膠帶等小物品。
方咪說醫院每天會被很多這樣的小事情溫暖著:“有稱呼我們為穿著蛤蟆衣的護士小姐姐的,有為保護我們而側臉咳嗽的阿姨,有善意提醒我們防護服拉鏈滑下來了一點點的患者大叔。”
方咪在日記寫道:“我們從不希望任何患者能記住我們的長相,也不需要記住我們的名字,只希望能記住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護士。夜深了,明天還要繼續戰斗,晚安!希望明天醒來一切都好了!”
治愈患者寫信感謝醫生和護士
2月15日6點30分左右,康美通城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一區徐勇醫生的手機上收到了一封來自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信,信中這樣寫道:
尊敬的通城縣一病區全體醫務人員,云南省醫療團隊,縣委縣政府:鼠年的鐘聲還未敲響,本應是一個萬家燈火,團圓喜慶之時,但整個湖北籠罩在陰霾之中,我本人也難免闖上了新冠病毒,農歷十二月二十五,二十六日陪老婆去協和醫院看病,二十九日晚,出現泛力,發熱,當晚隨即來縣醫院檢查,通過驗血,CT判斷為疑似病人入院治療??h醫院告急,縣委縣政府英明決策,醫院領導周密部署,調兵遣將,醫務人員放棄團圓之時,他們是父母的兒女,也是兒女的父母,這就是醫者仁心,為了擔當起一份責任,義無反顧奔赴這硝煙彌漫的戰場。
在醫院我渾渾噩噩二十二個日日夜夜,是全體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精心治療,特別是徐主任,鄭醫生,吳醫生等人對每一位患者問寒問暖,每日查房不計其數,還有那些雖然不知名字的護士們,你們總是有求必應,病人身邊雖然無一親人,你們卻勝似親人。當初一直發熱十天左右,口中無味不肯吃飯,有時反胃,你們眼里總是噙著淚水:“多吃點,才有抵抗力"話語的背后包含了你們對通城人民深深的愛,在安頓好每個病人的同時,自己卻拖著疲憊的身軀,我們的心疼了,整天在勞累與風險中奔波,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只能說一聲:保護好自己,注意身體!
在這場無窮的疫情面前我們也看到了祖國的強大是堅強后盾,我們的縣委縣政府英明領導,還有云南省醫療團隊的鼎力相助。我們相信通城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這支精干的醫療隊伍,一定能夠打贏這場防疫戰,待到春暖花開之時,祖國大地將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2月18日上午,康美通城人民醫院2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滿臉開心的走出病房。目前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累計治愈出院確診患者已達22名。


據了解,此次治愈出院的2人分別是來自雋水的黃女士和來自關刀的羅先生。黃女士于1月31日入院治療,羅先生于1月26日入院治療,他們均通過中西醫結合對癥診療,病情逐漸好轉,達到了國家規定的出院標準,在今天予以解除隔離順利出院。
羅先生表示:感謝康美通城人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這二十幾天對我的精心照顧,感謝黨和政府這么好的政策。希望還未康復的患者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這個病沒那么可怕,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不要心里有壓力,相信也會很快出院的。
康美通城人民醫院連續多日治愈患者并順利出院,離不開白衣天使們精心照護。為了讓每一個患者都能健康出院,醫生和護士們主動放棄休息,選擇“逆行”,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正如護士方咪日記里寫的一樣,醫院里每天都在發生著許多的感動。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護士
2月4日,方咪接到醫院護理部孔主任的電話,問她第一句話就是:“你感冒真的好徹底了嗎?千萬別逞強,自己身體最重要!”瞬間一股暖流劃過方咪的心房,然后堅定地說:“您放心,我感冒真的好了,隨時可以奔赴前線。”“好樣的!現在最缺人的就是感染科一區。”“沒問題!哪兒我都愿意去!”

醫院規定護士每兩周輪換,每來一位新護士,曾霞護士長都會親自帶領她們從清潔區到緩沖間再到污染區走一遍,并指導下班后如何脫防護用品的全部過程,認真細致到不放過每一次洗手。曾霞教導新來的護士:“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父母子女負責,更是自己的專業素質的體現。”

李林生護士長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了,疫情爆發后,他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從臘月二十八起到現在沒有休息過,也沒回過家,每天從早上七點一直工作到晚上七點多,夜晚睡覺還要靠安定片才能勉強睡兩三個小時。
感染科一區的護士每天早上早早來接班,問的第一句話是:“58床爹爹昨晚怎么樣?”“爹爹上了呼吸機,靜息時,呼吸26次/分,血氧98%,偶爾能到100%……”夜班護士對危重患者病情對答如流,了如指掌。平時最尋常的護理操作——靜脈輸液,在這里突然變得好難,因為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雙層防護手套,還有起霧的防護眼罩,打針時我們就像一個近視上千度卻沒有眼鏡且手指關節僵硬畸形的老奶奶想穿針引線一樣困難。聰明的護士們找到了好方法解決了防護眼罩起霧的難題,還用護理墊做了一個個便攜包包掛在自己身上,方便放筆、棉簽、膠帶等小物品。

方咪說醫院每天會被很多這樣的小事情溫暖著:“有稱呼我們為穿著蛤蟆衣的護士小姐姐的,有為保護我們而側臉咳嗽的阿姨,有善意提醒我們防護服拉鏈滑下來了一點點的患者大叔。”
方咪在日記寫道:“我們從不希望任何患者能記住我們的長相,也不需要記住我們的名字,只希望能記住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護士。夜深了,明天還要繼續戰斗,晚安!希望明天醒來一切都好了!”
治愈患者寫信感謝醫生和護士
2月15日6點30分左右,康美通城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一區徐勇醫生的手機上收到了一封來自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信,信中這樣寫道:

尊敬的通城縣一病區全體醫務人員,云南省醫療團隊,縣委縣政府:鼠年的鐘聲還未敲響,本應是一個萬家燈火,團圓喜慶之時,但整個湖北籠罩在陰霾之中,我本人也難免闖上了新冠病毒,農歷十二月二十五,二十六日陪老婆去協和醫院看病,二十九日晚,出現泛力,發熱,當晚隨即來縣醫院檢查,通過驗血,CT判斷為疑似病人入院治療??h醫院告急,縣委縣政府英明決策,醫院領導周密部署,調兵遣將,醫務人員放棄團圓之時,他們是父母的兒女,也是兒女的父母,這就是醫者仁心,為了擔當起一份責任,義無反顧奔赴這硝煙彌漫的戰場。
在醫院我渾渾噩噩二十二個日日夜夜,是全體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精心治療,特別是徐主任,鄭醫生,吳醫生等人對每一位患者問寒問暖,每日查房不計其數,還有那些雖然不知名字的護士們,你們總是有求必應,病人身邊雖然無一親人,你們卻勝似親人。當初一直發熱十天左右,口中無味不肯吃飯,有時反胃,你們眼里總是噙著淚水:“多吃點,才有抵抗力"話語的背后包含了你們對通城人民深深的愛,在安頓好每個病人的同時,自己卻拖著疲憊的身軀,我們的心疼了,整天在勞累與風險中奔波,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只能說一聲:保護好自己,注意身體!
在這場無窮的疫情面前我們也看到了祖國的強大是堅強后盾,我們的縣委縣政府英明領導,還有云南省醫療團隊的鼎力相助。我們相信通城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這支精干的醫療隊伍,一定能夠打贏這場防疫戰,待到春暖花開之時,祖國大地將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